《柳树醒了》教学反思

时间:2025-04-13 14:38:27
《柳树醒了》教学反思

《柳树醒了》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柳树醒了》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柳树醒了》教学反思1

《柳树醒了》是一篇拟人化的优美小诗歌,它把小柳树比作了一个贪睡的小孩子,通过春雷跟小柳树说话,春雨给小柳树洗澡,春风给小柳树梳头,来告诉学生春天的变化。对于一下年级的小孩子来说,这样结构工整、读起来又朗朗上口的小诗歌,他们最喜欢了。

在上课伊始,我用简笔画的方式在黑板上画了一棵贪睡的小柳树,并用感染的语言,富有情节的小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那棵贪睡又可爱的小柳树呈现在这些孩子们的面前的时候,从孩子们的笑脸中可以看出在这棵小柳树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活了。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他们就有急着想去了解小柳树的愿望了。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问孩子们:“是哪些好朋友把小柳树给叫醒的啊?”不用我说,他们都拿起书认真地读了起来。这个问题我事情班级中成绩最差的那个孩子来回答的,当他大声的自信地将叫醒小柳树的4个朋友一口气说完的时候,教室里想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我想:可能是这个可爱的小柳树,也将这个沉睡的孩子叫醒了吧。

在朗读教学时,我请学生来当那棵贪睡的小柳树,我来当春雷。在朗读开始之前,我请学生想象了一下,小柳树会怎么样的醒来,用动作来表示。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有的伸伸懒腰,有的打个哈欠,动作逼真极了,想象力在这里得到了提升,他们真的把自己当做了小柳树,所以在朗读的时候,他们读得特别用心,特别入情。

《柳树醒了》教学反思2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柳树醒了》。

二、教学目标

针对课文以及本次活动特点,我完成的是第一课时教学,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能力: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在识记生字的过程中巩固识记方法,能通过诵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欣赏大自然的美和热爱大自然。

(4)根据课标要求,识字教学依然是一年级学生的学习重点,除此以外,我把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朗读来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感悟春天的'美;学习用优美的诗句来描绘春天里的美好事物作为本课的重点、难点。

三、说学情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对于识字、朗读等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方法和能力。再加上学生年龄尚小,对任何事物都具有好奇心,喜欢阅读,所以学习起来特别有兴趣,对于像本文这样简单又富有童趣的诗歌,学生在理解上一定没有什么难点,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因此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之上自主识字、交流是怎样记住字形的好方法,让学生自主朗读感悟,满足大部分学生的表达欲望,做到资源共享,又训练规范表达,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望。

四、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课件出示)激趣谈话、引入新课,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细读课文、感悟春美,巩固拓展、结束课堂等教学环节。

1、让学生初读课文,然后我引导学生学习生字,然后让学生将生字词语放到课文中再读再巩固,这样来突破识字的重难点教学。

2、细读课文,感悟春美。我和孩子们一起美读课文,感受课文美妙的诗句,优美的画面,感受柳树诗意的苏醒和春天跳动的生命力。

3、巩固拓展方面,我让学生思考还有什么醒了。让孩子们把在大自然中观察到的动物、植物、人物、气候等方面的变化,仿照课文创编诗句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春天的美丽。

五、反思

1、课前准备的内容过多,对低年级教学而言,未重视生字词教学。在识字教学方面只是一笔带过。

2、由于在低年级教学方面还缺乏教学经验,所以在知识教授、课堂常规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方法。

3、在课堂常规方面,始终要求的不足。

4、对低年级学生而言,缺乏必要的激发方式。

《柳树醒了》教学反思3

这一课,学生们的表现真的让我十分意外,他们心灵的美好,思维的活跃,想象的广阔。这篇课文是一首诗,又似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通过对柳树与春雷、春雨、春风、春燕这些景物生动、形象地描绘,让学生理解春天、感受春天里事物的变化,从而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我请学生想象一下,春雷怎么样和小柳树说话的,说些什么,想想平时爸爸妈妈怎样叫醒自己的.。同学们就七嘴八舌的说起来。有的说:“小柳树啊,你要起床了,春天来了。”我又请学生想象一下,小柳树会怎么样的醒来,最好能用动作来表示。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有的伸伸懒腰,打个哈欠,动作逼真极了,他们真的把自己当做了小柳树,所以在朗读的时候,他们读得特别用心,特别入情。

我特别注重学生在朗读上入情,当读到小柳梢哟,软了,这一句时,我启发孩子想到那嫩嫩的叶子,想到夏天女孩穿的绿色裙子,风一吹飘了起来,温柔的飘着,软软的。引导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最后的教学中,我提出课堂拓展“春天来了还有什么醒着呢?”同学们回答非常的踊跃,从他们的口中,美好的春天以诗的语言源源流淌。不仅语句优美,更突出了孩子们的童真童趣。

通过教学的尝试,我深深体会到教学时,应该注重突出学生主动性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多主动思考,以便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柳树醒了》教学反思4

《语文课程规范》中指出:同学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同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是同学学习、活动、发展的重要场所,是他们自身的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同学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情境,让每个同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点燃小朋友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胜利的快乐,使同学在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充沛锻炼自身,展示自身,提高自身,为同学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一片广阔的天空。下面这一语言活动教学片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思想:

《柳树醒了》是一首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儿童诗。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把柳树写成妩媚动人的春姑娘,同时也将春雷、春雨、春风、春燕都赋予了生命的活力。这些事物和小朋友们一起构成了美丽的春之景。内容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在本课教学中,我引导同学走进生活,走进自然的课堂,用眼去欣赏,用耳去倾听,用心去感悟。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同时进行语言训练,丰富小朋友们的语言,发展语言,打开小朋友们想象的大门,相信他们眼中折射的画面,比诗更蕴涵深意。

师:读了这首诗歌,你们喜欢吗?为什么?

生: ……此处隐藏9637个字……春风给小草梳头了。梳着梳着,小草啊,绿了。”从他们的口中,美好的'春天以诗的语言源源流淌。

诵读与背诵结合。课文优美生动,篇幅短小,段式相似,于是我将读诵和背诵结合起来,提高效率。先感情朗读,引导注意用词的丰富多样,如“呀、哟、啊”等语气词的变化,然后看着板书,和老师一起背,最后激发比赛欲望,看谁背得又快又美。

这堂课我将教学环节删繁就简,整合提炼,缩短教学时间,突出重点,提高实效。当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孩子刚刚开学,还处于收心阶段,注意力不够集中,发言积极性不够高,朗读放不开,感情不到位。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课堂,参与活动,以便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后反思:今天教学

《柳树醒了》这篇课文。这是一首以诗歌为体裁的小课文。讲的是春天到了,柳树的变化。课文琅琅上口,很受孩子们喜欢。但由于诗歌每段的形式是一样的,学生背诵起来时很容易记混。怎么办呢?

课堂上,我没有很好地采取适当的方法,结果背诵检查时不尽人意。带着这一疑问,我去收集同行的好办法,得知有人诗歌中把柳树当成人来写,就把柳树当成人来背?启发学生想象,柳树醒了之后像人一样做了些什么事?这样一引导,学生顿时对课文产生了兴趣。很快他们就把课文给背下来了。

从这一环节的处理中,我感悟到,教材本身有许多的快乐因素,老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化解难点,使他们乐学,学得好,学得快,学得有收获。而我只能做事后诸葛亮再去补课了。

教学中,学生提出许多问题,对作者把柳树、春雷、春风、春燕等当成人来写的表达形式不够明白,我感觉没解决好,这是一点遗憾。还有就是学习过程中是指导朗读、练说、识字、写字任务都很重,该如何分出轻重,取舍得当,是我的又一大疑点。

《柳树醒了》教学反思15

一、复习旧知

小朋友,春天已不知不觉来了,春天是个阳光明媚、万物复苏、柳绿花红的季节。你还能说出一些有关春天的词语吗?

师:多积累优美的词语,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

二、图片引入课题

1 、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张好看的图片。快睁大眼睛瞧瞧,图上画的是什么呢?你能不能说给大家听听。

师:春天来了,小朋友多高兴呀!来,自己高高兴兴地把课题读一读 谁来念?再读得亲切一点?再高兴些。

板书课题。

师:老师要把课题写在黑板上,爱学习的孩子会跟我一起书空的,同时在心里数一数哪个字的笔画最多。

2 、交流“醒”字的识记方法。

生:它的右边是个“星”,左边是个“西”加一横。

生:你看,这个字有个“生”,还有一个“日”,说明一个人在太阳出来时就要醒了。

师:你们的认字方法都不错,谁能用一个动作来表示“醒”呢?

指一生做动作。生集体做动作。

师:每天早上,都是谁怎样把你叫醒的?

生:每天早上是妈妈把我叫醒的,他说:“伟豪,快起床了。”

生:每天早上是我的小闹钟把我叫醒的。

师:对,我们长大了一岁,应该学会自理,用小闹钟叫早的方式比较好,早睡早起身体好。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 、请欣赏一段优美的课文朗读,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春天的哪一种景物?

生交流。

2 、你们想不想也读一读课文呀。(想)好,咱们翻开书,拿出一只铅笔来,用笔尖指着字去读,如

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看拼音)边读边想,都是谁来叫醒了柳树?在书上圈注出来。

生交流。师板书:雷、雨、风、燕

师:这四个小伙伴,他们都有共同的姓是春。

3 、指导书写“春”字。

四、识记生字

在刚才的'读书,同学们是不是遇到了一些不认识的字宝宝呀?老师把它们请出来和同学们交朋友好吗?

1 、看拼音读生词。采取指名读 / 男女比赛读。

2 、去掉拼音读。采取师小声,生大声的方式 / 孩子自主选择读的方式

3 、出示生字。一起和红色的生字宝宝打招呼吧。

4 、做“我指你猜”游戏。

师:生字宝宝可高兴了,它们跑到你的书上和你做朋友去了。同桌互相读一读,读对了给对方一个大拇指。

五、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1 、师:认识了这么多字宝宝,还想不想再读读课文?好,这次老师送你们一首优美的音乐,在音乐声中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但是要读出感情来。并想一想,春雷、春雨、春风、春燕他们是怎样叫醒柳树的?

指生朗读 / 师范读 / 比赛读

相应板书:说话、洗澡、梳头、捉迷藏

2 、做课文内容连线题。

师小结:在春雷、春雨、春风、春燕的帮助下,柳树真的醒了。它在跟谁玩耍?

板书:孩子们齐读最后一小节。

六、拓展延伸

1 、看图说一说: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

2 、学着编诗歌 春天跟 ____________ 说话

说着说着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七、欣赏《春天在哪里》

今天小朋友学得真好,老师奖励奖励大家,给大家听一首春天的歌。 下课后,老师希望大家去观察观察春天的美景,然后把他画下来。

教学反思:

《柳树醒了》是一首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儿童诗。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把柳树写成妩媚动人的春姑娘,同时也将春雷、春雨、春风、春燕都赋予了生命的活力。这些事物和孩子们一起构成了美丽的春之景。内容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在本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的课堂,用眼去欣赏,用耳去倾听,用心去感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同时进行语言训练,丰富孩子们的语言,发展语言,打开孩子们想象的大门,相信他们眼中折射的画面,比诗更蕴涵深意。 这一课结束,我自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如下:

1 、在交流“醒”字的认字方法后,我引深了一个话题: 每天早上,都是谁怎样把你叫醒的?孩子们的回答真精彩,如有的说:每天早上是妈妈把我叫醒的,他说:“伟豪,快起床了。”有的说:每天早上是我的小闹钟把我叫醒的。还有的说:是奶奶挠着我的小脚心让我起床的。 ┅┅ 无论何种方式,都让孩子感到无比的愉快。我随机引导:我们过了一年长大了,应该学会自理,用小闹钟叫早的方式比较好,早睡早起身体棒。

2 、让孩子们在优美的音乐中,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进行有感情朗读的训练,虽然是第一次尝试让一年级的孩子配乐朗读,可是孩子还真是陶醉其中,读得有模有样,那种对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3 、识字训练中,采取以孩子的主动学习为契机,让孩子自主选择读字方法,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在拓展练习中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让孩子尽兴地表露,应该在下一课时中,给予孩子们更充分的时间来进行语言拓展。

《《柳树醒了》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