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手拉手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手拉手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手拉手教案1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体会歌曲传递的爱护地球的理念,从而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从点滴小事做起保护地球家园。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歌词和“环保卫士小分队”的活动,体会歌曲传递的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责任;在练习合唱的过程中,通过分声部练习的方式,掌握齐唱与合唱的演唱形式;结合声势动作与歌曲演唱,提高音乐的表现力。
【知识与技能】
了解休止符的作用,解决跳进音程演唱音准问题,进行乐段划分并总结两段歌词特点;能够结合拍手、跺脚等声势动作完整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保证音准及声部统一,完整演唱歌曲。
【难点】
了解休止符的作用,解决跳进音程演唱音准问题,进行乐段划分并总结两段歌词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多媒体出示“生态破坏图”,引导学生观看并谈一谈:看到了什么?有怎样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受伤的企鹅、湖面飘着很多垃圾;很难过)
教师总结:图片展示的是受伤的企鹅以及飘满垃圾的湖面,这些现象是由于我们在发展中忽略了保护环境、滥排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滥生城市垃圾等因素造成的。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有责任保护它,我们应该手拉手,共同保卫地球村。
顺势引出本课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二)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请学生跟随音乐打节拍并思考:这首歌曲速度是怎样的?情绪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自由回答。(稍快;欢快愉悦地)
教师总结:歌曲的速度稍快,情绪是热情地。歌曲节拍为3/4拍,旋律大多在中高音区进行,使用休止、二八、附点、切分等丰富的节奏型,增强了旋律的动感,给人以跳跃活泼的感受。
2.复听歌曲
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引导学生结合谱例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个段落?分别讲了什么?
学生举手抢答。(分为两段;第一段讲打扮地球村,第二段讲地球村是共同的家乡)
教师评价并总结:大家观察的非常细致,歌曲分为2个段落,是由2个乐句的齐唱加2个乐句的合唱组成。第一段落为齐唱部分,主要讲弯弯腰捡拾希望、太阳、小树等把地球村打扮得漂漂亮亮;第二段落为合唱部分,主要讲了地球村是共同的家乡。
(三)学唱歌曲
1.发声练习
(1)教师弹琴伴奏并出示谱例,将左手边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右手边分为低音声部,两声部配合进行演唱,以“a”进行发声练习。
(2)通过2-3次的练习,各声部能够保证自己的音准并控制音量,做好声部配合。
2.学唱曲谱
(1)齐唱练习
教师范唱旋律,学生小声跟唱。学生演唱中,教师发现学生不能将开头乐句的跳跃感表现出来。
教师提醒并总结:乐曲开头处使用了休止符,营造跳跃的感觉。我们之前学过,休止符是记录不同长短音间断时值的符号,演唱中在见到休止符时需要停顿,做短暂的.休息。
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演唱齐唱部分旋律,碰到休止符时可用跺脚的动作提醒自己进行停顿。
(2)声部练习
教师带领学生按照发声练习的分组进行两声部旋律的学习,教唱其中一个声部时,另一声部熟悉自己的旋律。
(3)合唱练习
教师播放伴奏引导两声部配合演唱,要求学生保证本声部音准及节奏,控制音量,倾听另一声部。
3.朗读歌词
教师引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并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两段旋律应该用什么情绪演唱?
师生共同总结:歌曲传递了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理念。第一段音乐体现的是装扮地球,可以用轻松愉悦的情绪演唱;第二段呼吁大家共同保护环境,因此情绪需要激动一些。
4.填词演唱
(1)词曲结合
教师预留3分钟时间,引导学生尝试将歌词带入旋律进行填词演唱,并练习乐谱间奏处的击掌。
(2)完整演唱
教师弹奏钢琴伴奏,学生能够进行完整演唱,通过歌声传递出共同保护地球的决心。
(四)拓展延伸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卫士小分队”的活动,以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为了保护环境*时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并设计爱护环境小标语。
小组代表上台分享答案:垃圾分类,标语有“小草青青,踏之何忍”。
教师总结:大家想的很全面,可以从身边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保护家园,如第六小组分享到写作业的时候多多使用双面纸;第二小组说低碳出行,骑自行车等。希望大家能够将今天说的这些措施用到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做到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教师组织学生互评选出“环保卫士小分队”。
(五)小结作业
1.小结:通过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掌握了休止符的演唱方式及作用,感受到歌曲在呼吁我们保护地球,希望同学们能够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还青山翠绿,还江河清澈,让空气更加清新,让花艳树影婆娑,让草绿鸟儿欢歌,让家园美丽生机勃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安享多彩的生活。
2.作业:课后小组合作尝试将宣传标语进行1-2句的歌词创编,下节课举行“爱护地球”演唱会。
远方的朋友:
你好!
我叫xxx。今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你们瘦弱的身影,还看到了你们无助的眼神。你们大都家境非常困难,常常吃不饱穿不暖,可你们却非常想上学,渴望学到一些你们梦寐以求的知识。
可看看你们的学校吧!一间间破旧的房子,一张张用泥土堆起来的桌子,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大小不一的破板凳,没有电灯,没有书本,甚至没有粉笔!这一切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有的同学练习本上的字写得密密麻麻,写完了用橡皮擦掉,再用一次;有的同学的笔用得只剩手指头那么长了,还舍不得扔掉;有的同学的书包是妈妈用一些旧布头缝成的;有的同学几学期下来,书本还像新的,书角一点也没有卷起;有的同学……你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坚持学习,有的同学成绩还好得出奇呢!你们的学习精神真令我们敬佩。
通过我们的“手拉手”的活动,让我们都能真正能感受到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一人有困难,大家都应该去帮助。我们可以通过援助,让有困难的学生不再感到孤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也许我们捐助的东西微不足道。但无论什么,也许是一个书包,也许是一支铅笔;也许是一本小书,也许是一件洁净的汗 ……此处隐藏7767个字……样的:
1.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这节课中,我从生活问题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将教学课堂延伸到课外,学习现实的有意义的内容。以学生的问题为教师教学的`切入点,使生活与数学联系更密切。这一做法打破了旧教材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严重脱离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的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2.将类比、迁移思想渗透其中,在两个比较中总结归纳。
本节课的小数乘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简便计算是整数乘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简便运算的延伸,所以学习过程中,我注意比较讨论、迁移学习,引导学生进行了两次比较,第一次引导学生将整数和小数混合运算进行比较,归纳得出小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第二次引导学生比较×3+×3和()×3两个算式,归纳得出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也适用。通过这两次比较,使学生在类比、迁移中适时延伸知识的应用,达到本节课的技能目标,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3.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去学习、探究的引路人。因而本节课中,我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习题板块,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体验数学规律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学生主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4.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同时,渗透爱心教育和环保教育。
教学活动的开展,首先是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上,离开良好的思想行为教育,那么更多的技能培养都将毫无价值。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只是为了掌握技能,他们还将从中学习如何去做人!因而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我适时对学生进行了爱心教育和环保教育的渗透,促使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在本节课中主要运用了以下教法:
1.情境创设法。
这节课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情境,把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从而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比较、迁移、归纳法。
课堂中,我引导学生将整数混合运算、简算与小数的进行比较,通过观察比较、迁移类推,使学生顺理成章的归纳得出小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也适用。
3.练习巩固、拓展延伸法。
数学的教学,精讲多练是根本。因而我在新课学习后,精心设计了一部分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既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延伸。
四、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遵循这一主旨,我在本节课中,着重以下学法的指导:
1.敢于质疑法。
新课程倡导学生在学习中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所以,在出示生活情境后,我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的学习态度。
2.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法。
学习中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我想在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是怎么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有自己独特的思路,他们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解法。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合作交流学习中才有想法可说。因而课上我留给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使他们在独立思考与解决中得到逐步锻炼和成长!
3.合作、交流、探究法
有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作为前提,合作、交流、与探究在学习中更必不可少。这其中不仅培养的是一种合作意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合作、交流与探讨中可以了解别人的思考方式、体验多方位思考的学习观。这节课中,我适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体验探究、比较归纳,使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程序。
课标指出教学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活动置身于实施的生活背景中,为他们提供实现的机会。根据这一理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了五个大环节:
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三幅图片,让学生感知贫困山区的学生学习条件的恶劣,从而向学生发起手拉手爱心捐赠的号召,渗透爱心教育。随机板书课题:手拉手。
2.根据图片的感知,课件接着出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三、尝试解决,交流总结。
1.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问题情境,独立思考后尝试计算解答。
2.指名说说自己的解答方法,教师板书列举。
3.引导学生观察小结小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
4.教师出示×3+×3=()×3
5.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归纳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也适用。
四、应用新知,学以致用。
1.课件出示脱式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后师生交流并指导纠正。
五、拓展延伸,升华教育。
课件出示拓展延伸问题:
(1)学生分小组合作计算。
(2)组间交流计算结果及从这道题中受到什么教育。
(3)师生交流计算结果。
(4)指名说说从中得到什么教育?(渗透环保教育)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手 拉 手
方法一:(学生口述解答过程)方法二:(学生口述解答过程)
方法三:(学生口述解答过程)
小结一:小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
×3+×3=()×3
小结二: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也适用。
中班手拉手教案15目标
1.在画直立人的基础上学习绘画小朋友手拉手的动态,表现与好朋友的亲密关系。
2.能适当添画背景,表现活动的场景。
准备
油画棒,绘画纸。
过程
1.观察好朋友。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手拉手站立的两个幼儿与一人站立有什么不一样。
――重点观察手臂的姿势及两人各有一只手拉在一起的动态。
2.我和好朋友手拉手。
――每位幼儿选一个好朋友手拉手,一起走走,然后选一个座位坐在一起。
――引导幼儿画一画“我和好朋友手拉手”的情景。
――启发幼儿想一想和好朋友手拉手在哪里玩,然后添画相应背景。
3.说说我的好朋友。
――展览作品,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和好朋友手拉手在千什么。
――启发幼儿说一句最想说的话,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将它们记录在图画背画。
建议
1.可根据幼儿的`绘画基础,提示幼儿注意合理布局、色彩搭配等。
2.可在周围环境中提供一些小朋友在一起的图片,供幼儿欣赏。
3.可请幼儿将作品带回家,向父母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