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编织教案11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编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编织教案1设计意图:
春节假期回来,幼儿对教师讲了许多春节在家的趣事,尤其是对中国结有很大的兴趣,为了使幼儿对线的用途更了解,故设计此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喜爱民族文化,萌发民族自豪感。
2、感受中国民间工艺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情和自豪感。
3、充分发挥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各色中国结,编织材料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中国结。
1、这是什么?为什么叫中国结?
2、为什么中国结是红色的?你看过什么图案的中国结?每个图案代表什么意思?
3、着重欣赏中国结中的门神、碧鞋(避邪)、鱼(年年有余)、圆福环(福)、如意结;
4、你觉得中国结美吗?为什么?
二、提供小铜钱、红丝线等材料,教师引导幼儿学编简单的中国结。
三、把自己编织的中国结送给同伴成中、小班的弟弟妹妹,并说说其中含的祝愿。
延伸活动:
陈列各色中国结及其他民间工艺品实物或资料。
幼儿园编织教案2活动目标:
1、在尝试和改进中学习用茅草编织成鸟窝。
2、体验用自然物编织作品的快乐,提高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看过实物鸟窝或PPT图片。
2、物质准备:整理过的茅草、自编故事和相关PPT图片、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寒冷的冬天
1、出示PPT:这是什么季节?小鸟们在干吗?
2、讲诉故事并提问:冬天的风把小鸟们的窝刮掉了,他们没地方住,眼看要下雪了,该怎么才好?”
3、幼儿交流,教师引导:鸟窝是什么样的?(放PPT)用什么材料可以做鸟窝?该怎么做鸟窝?
二、帮小鸟做窝
1、出示并认识茅草,并提出操作要求:用茅草给小鸟们编一个温暖的鸟窝。
2、幼儿尝试,教师巡回观察。
3、集中,通过小鸟的口吻引导幼儿分析自己的鸟窝:鸟窝结实吗?鸟窝深吗?不结实不深的鸟窝不能抵抗寒冷!
4、讨论:该怎么编织才能又结实又保暖?
5、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寻找方法:将一把茅草一圈圈缠绕逐步增高,并能用几根茅草在缠绕的鸟窝上进行捆绑。
三、帮小鸟做结实温暖的窝
1、幼儿再次尝试,教师提醒幼儿逐步增高的同时要及时捆绑以增加牢固。
2、提醒幼儿注意起编时圈要小,这样鸟窝不会漏,增高圈数多鸟窝就深就会更温暖。
3、展示作品,看看选选哪些符合小鸟们的要求,哪些不符合?该怎么改进?
4、将幼儿编的鸟窝放在藤上展示,小鸟们给予感谢。
5、延伸:请幼儿绘画不同小鸟,剪下来后放在鸟窝里。
幼儿园编织教案3一、活动目标:
1、学习绕8字花,并尝试美丽的菊花。
2、在编织活动中体验制作成功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铅丝、皱纸、各色丝带、双面胶等
三、重难点:掌握8字绕的技能
四、活动过程:
、上次我们去上海大学参观了菊花展,你们觉得菊花漂亮吗?漂亮在哪里?
2、幼儿交流各自的意见
、教师小结:菊花颜色多,形状比一样,所以看上去很美很漂亮。
4、那今天你们想不想做彩色的菊花?
二、幼儿尝试制作菊花 1、教师出示各种材料请幼儿看看说说 、幼儿尝试制作,教师指导
3、、幼儿交流
请个别幼儿演示:“你是怎样做的?”
(2)教师结合示意图讲解操作重点。
关键点:毛线在大拇指和食指上绕“8”字花。
(3)幼儿再次动手制(来自:www.zaidian.cOm 书 业网:幼儿园编织教案)作
三 、作品展示 活动讲评
1、作品展示交流,谁做的菊花漂亮?为什么? 2、教师提议,我们把我们做好的彩色花装在花瓶里,大家一起来欣赏。 一、组织教学引出主题
照片:
幼儿园编织教案4【设计意图】
有一次带幼儿到周边散步时,有一幼儿问:“老师,这是什么树?”,我抓住了契机,边介绍边引导观察:这是一棵棕树。树干的外面长着棕毛,农民伯伯用它来缝制棕衣,劳动时用来遮雨,还可用来制床垫、鞋垫;棕树的叶子具有柔韧性,可用来编织扇子。“老师,你会不会编?能不能教我们?”,一位幼儿连忙问。编织扇子对幼儿来讲难度较大,富有挑战性,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求,于是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家长资源,设计了亲子活动《编织扇子》,让家长与孩子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从中感受编织扇子的乐趣,体验了亲情互动的别有风味。
【活动目标】
1、幼儿运用撕、编、缝等技能编织扇子。
2、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亲情互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棕叶、剪刀、刻刀、针线、竹棒,《济公新传》录像带。
2、收集不同形状的棕叶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形象引入,激发兴趣
1、老师手拿扇子扮演济公,随音乐进行表演,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提问:济公手上拿着什么道具?从而导入主题。
(二)确定目标,想象设计
1、老师出示不同形状的范例,引导幼儿观察扇子的材料、构造和制作方法。
2、亲子讨论:扇子还可以是什么形状的?你们打算编织什么形状的扇子?
(三)教师示范,传授方法
老师示范扇子的制作过程。重点讲解扇子花带的编织方法和花带的缝制方法。
制作过程:把棕叶撕成粗细相同的条状→编织扇子的花带→然后把长长的花带根据扇的形状从里到外进行环绕围合,并请家长用针线缝成扇子的形状(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再用竹棒掰成两半至竹棒长度的一半→再用竹棒把缝制好的扇面夹住→最后用针线把竹棒缝制牢固当成扇子的柄。
(四)介绍材料,提出要求
1、使用剪刀、刻刀时注意安全。
2、合理分工,互相合作。
3、在编织的时候碰到困难,请家长帮忙。
4、编织出与 ……此处隐藏2635个字……轻松愉快,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编织技巧,充分地感受了艺术创作的乐趣和应用,很有成就感。
幼儿园编织教案9活动目标:
1、运用晴纶毛线编织出小丑的造型。
2、能大胆想象,积极动手参与活动。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材料:
乒乓球、晴纶毛线、彩带、花布(边角料)、胶水。
工具:
剪刀、锥子
制作:
1、先用晴纶毛线扎出小丑的身体和大小不同的彩线球,再把花布裱糊在纸上,卷成锥形帽子。
2、结实
3、装饰眼睛、嘴,加工完成。
做做玩玩绒线编织《手套娃娃》
材料:
白色劳动手套、棉花、毛线(二、三种颜色)、缝纫线(黑、白、红)、花布(边角料)。
制作:
1、将手套的无名指退进手掌里。再剪下小手指套,把小指套缝在与大拇指套对应的位置上。
2、向手套内填塞棉花。用毛线在大拇指套的根部扎出脖子的位置、调整好娃娃头的大小造型,即可将娃娃头的翻口处缝合;至此,手套娃娃的基本形体就组成了。
3、在恰当的位置上用红缝纫线缀上嘴巴、黑缝纫线缀出眼睛、黑毛线缝制头发。
4、根据需要制作各种服饰。
布袋木偶系列
★材料与工具
材料:硬泡沫、毛巾、布、线等。
工具:美工刀、锉、剪、针、乳胶、大头针、砂纸。
★制作方法
1、选一块泡沫用美工刀削去边角,再锯成粗胚(圆球形),然后修成小熊的头,再用木工锉、砂纸打磨平滑加工制成;
2、在头上包贴一层布,可用毛巾以及旧针织品,包贴时乳胶要图匀;
3、用8cm×20cm的卡纸涂上乳胶,卷成比食指略粗的纸筒,在头下方挖一个交纸筒略小的圆洞,将纸筒插入固定在里面;
4、用卡纸或棕色绒布做耳朵,在头顶开槽口,将耳朵嵌进去;
5、用纽扣做眼睛,用细铁丝穿在孔中,做一道小小插脚,醮上乳胶液插在头胚上,眼睛会显得水灵灵的,鼻子可以用包扣法做,抹胶粘上;
6、根据表演者的手形大小,用布缝制布袋;
7、按布袋的大小设计缝制木偶的服装,要求穿脱方便,以便更换;
8、用橡皮筋将布袋的颈部扎牢在头的颈部上,再穿上衣服,小熊布袋木偶就好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通过小丑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丑的外形。并让幼儿尝试描绘自己喜欢的小丑。引起幼儿的兴趣。感受小丑夸张的外形,让幼儿作画,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夸张、滑稽的小丑。幼儿都能顺利完成所要求的滑稽小丑的制作。并且有大部分孩子的作品可称得上很完美,漂亮。幼儿在了解了小丑的形象特点后,开始大胆想象,积极制作滑稽的小丑。
幼儿园编织教案10一、活动目标:
1、学习绕8字花,并尝试美丽的菊花。
2、在编织活动中体验制作成功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铅丝、皱纸、各色丝带、双面胶等
三、重难点:
掌握8字绕的技能
四、活动过程:
1、上次我们去上海大学参观了菊花展,你们觉得菊花漂亮吗?漂亮在哪里?
2、幼儿交流各自的意见
2、教师小结:菊花颜色多,形状比一样,所以看上去很美很漂亮。
4、那今天你们想不想做彩色的菊花?
幼儿尝试制作菊花
1、教师出示各种材料请幼儿看看说说、幼儿尝试制作,教师指导
3、幼儿交流
请个别幼儿演示:“你是怎样做的?”
(2)教师结合示意图讲解操作重点。
关键点:毛线在大拇指和食指上绕“8”字花。
(3)幼儿再次动手制作
作品展示活动讲评
1、作品展示交流,谁做的菊花漂亮?为什么?
2、教师提议,我们把我们做好的彩色花装在花瓶里,大家一起来欣赏。一、组织教学引出主题
照片:
幼儿园编织教案11第一课时 认识编织工具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与感受钩织作为一种民间工艺对生活和社会的影响与意义,认识常见的钩织材料,了解它们的特性。
2.认识常用的编织工具:钩针和毛线。
3.掌握钩针的握法。
二、教学准备:
各种钩针编织物件;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钩针的起源
(二)钩针编织物的欣赏。
1.请学生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看见过哪些钩针的编织物?
视频播放编织物的图片,欣赏漂亮的,有创意的手工小物件
2.学生说说观看后的想法
(三)认识钩针和线
1.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钩针,并说一说钩针有哪些特点?和我们平时见过的毛衣针有什么区别?
2.教师示范钩针的握法以及用法
学生模仿教师的手法,体验钩针的运针方法
3.教师示范毛线的拿法,学生模仿体验毛线的拿法。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编织短针
一、教学目标:学习短针的织法。
二、教学准备:
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示范拿线的方法。
(二)教师示范短针的编织方法,学生学习
(三)学生看着图解练习编织短针,教师巡视。
第三课时 编织长针
一、教学目标:复习短针的编织法,学习长针的编织方法。
二、教学准备:
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在短针的基础上编制长针
教师先向学生示范长针的编织方法。
(二)学生看着图解尝试编织长针
(三)学生练习编织长针,教师巡视指导。
一、教学目标:
复习短针的织法,学习中长针的编织方法,培养手工编织兴趣。
二、教学准备:
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示范拿线的方法。
(二)学生看着图解尝试编织长针
(三)学生练习编织长针,教师巡视指导。
一、教学目标:
学习用短针的织法编制树叶,激发学生对编织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示范拿线的方法。
教师示范拿线的方法。
教师展示钩织好的树叶,学生欣赏。
(二)学生看视频尝试编织树叶
视频分段展示起针方法和编织方法,学生边观看视频,边学习钩织。
(三)学生边看边学,教师示范编织,巡视指导有需要的学生。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