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10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1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也难怪,看这本书要慢,要细,里面的思考,非常人所思,非常人所见。他笔下的《风雨天一阁》我记忆犹新,一个人,不!一个家族背负着坚守一座藏书楼的命运,范钦让偌大的中国留下了一座藏书楼,保留到现在。别的藏书家有,藏书也有,但没过几代,历史的风尘就将它们掩埋了。但是,范氏天一阁留下了,靠的是什么,是执着,坚定,还是如余秋雨说的超越意气,嗜好,才情,甚至时间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体现在哪儿他曾毫不客气地顶撞过权势极盛的皇亲郭勋,为此遭廷杖,下监狱,他似乎什么都毫不顾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后连权奸严氏都奈何不了他。一个成功的藏书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个强健的人。余秋雨在这里总结道。
看到这,反思一下,我们这些读书人,如果生在那个年代,身为一个藏书家,会像范钦一样吗我想不会,范钦身上的毅力,乍看下的不近人情,让我们来,难!我们是学生,读书,写字,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在挫折面前,爬起来的又有谁学成后,又为了什么这不正是我们该思索的。
继续往下看,我又发现了一桩怪事:80高龄的范钦终于快走到生命的尽头,在他分家产时,将其分为两份,或是藏书楼,或是万两白银。他让后代去选择。我想,如果让我选,让大家来选,会选哪个呢要么拿着白银万两,逍遥快活一生,要么死守一座藏书楼,世世代代。说句实话,范老爷此举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我也十分钦佩这个相隔我好几百年的古人。也正因为这样,天一阁留下了。但这是一个难题,我在思索:如果把此事搁在今天,不搀假,谁会铤而走险,谁会选择天一阁,包括我。不过,奇迹般的,他的大儿子范大冲愿继承天一阁。这是现实,不是故事。
读到这,又让我想起另一个片段,希腊神话中,海洋女神对想参加特洛伊战争的儿子阿格琉斯说:如果你参战,会战死沙场,但流芳百世;如果你不出征,会平安一生,老死后便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阿格琉斯最终战死沙场,但是因为他,希腊盟军胜利了。世上也正因为有这样的人,世界才有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让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国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也让我深深体验了开卷有益。
关于《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2余秋雨在《西湖梦》中谈到了对一代名妓苏小小的看法。对她的风情与唯美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文章字里行间更流露出一股敬仰推崇之情。这位茶花女式的唯美主义者,其精神与灵魂都有一种哲理的超脱,她不愿意让纯洁的情感去屈就世俗的利益,不愿意只为了一个衣食无忧有“保险箱”面做姬做妾,勉强去完成一个女人的低下使命。终其短暂的一生,她都在追寻着世间的风情与美。虽然她有过一段“襄王有意,神女无心”的失败经历,情感上也始终没有多少真挚的回馈,但是她却执着地守着自己的象牙塔,守着那一方如星空般明澈透亮的净土,潇洒而怡然地活着。即使在死神来访之时,也是处在极具风情报与美的年龄。
就如同一颗流星,即使是在陨落之时,也充满着随风而逝的柔美,发散着生命意识的微波。在物欲横流的现今,人们所缺乏的正是有关风情和唯美的教育。在金钱与物欲的冲击下,人们大多已变得情感麻木冷淡,思维更偏向于现实的理性,而少了几份唯美的感性,早己挖掘和捕捉不到生活中点点滴滴丝丝缕缕的风情与美了。这里的风情与美是指深层意义上值得记取的人生风景。可是现今的速食主义人群只谈论功利,不讲究风情,错过人生中的许多风景。例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对美都怀有一种涌动丰盈的情怀,即使外表平淡无奇,甚至粗丑鄙陋,也不能抹杀那一份真挚的情怀,那份同于其他美丽人士的情怀。但可悲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当某一“丑人”不以意地流露出那份热烈的情怀之时,人们往往展现出人性的弱点,带起有色眼镜,毫不留情加以冷嘲热讽,仿佛那是卡西莫多的微笑,亦或是东施效颦般的举止。难道这份情怀不是一样的美丽动人,一样的可爱,一样的值得珍惜的记取吗?“曾因酒醉鞭名马,不敢情多累美人”“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水莲不胜凉风的娇羞”,这样极具风情与美的诗句,恐怕只有在西风东渐,在倡导科学与民主,人文人性的时代里才能写出来。既然如此,那么让我们换上健康的人格和优美丰饶的心灵,去捕捉,去挖掘那些人生中值得记取的风情与美吧!
关于《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3前几日,读了余秋雨先生的作品《文化苦旅》,其中文字有的不是太懂,但在其中我感受到了中国从古到今巨大的文化内涵。
其中讲述的是中国各地的特色山水风景,和无数中国文人的文学底蕴和人格,还有作者儿时,年轻时的无限珍贵回忆,作者寄情山水表现情思和感悟,我也在江南,苏州,兰州,阳关,上海……经历了一番神游,欣赏了缠绵孤凄的夜雨,生意盎然的腊梅,还有和作者一同祭奠了美好的毛笔文化,华语文化,体会到了中国从古至今风雨中天一阁藏书的艰难,但是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作者的那一篇《腊梅》
腊梅这篇文章主要记述的是,在一家住满病人的医院中,病人总是心情不稳,导致言语过激,迁怒于医院中的医生和护士,而一次偶然发现,在院子里有一枝腊梅,嫩黄的花瓣,高雅淡洁的清香,从此病人的脆弱心情都因这支花而改变,风雪中护士们去探望腊梅甚至为腊梅架伞,就是这支腊梅陪伴着所有的病人们直到冬天陆续出院。
在这段文章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话就是“枝干只在这里伸展着一个悲怆的历史造型,实在难于想象,就在这样的枝干顶端,猛地一下涌出那么多鲜活的生命。”就是这句话让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历史那样干枯的,悲怆的枝干,不论他是怎样的丑陋在他的顶端都会长出那一朵朵为病人调节情绪的美丽的鲜活的腊梅,无数个有着独特意义的美丽的生命。这枝腊梅让无数病人披星戴月的轻点花数,这支腊梅让无数病人不顾病痛和风雨在夜晚为它着急,为它掉下几片花瓣而惋惜,并要冒雨为它架伞,每个人的生命中总有那么一个小点,可是对某些人来说却是一道亮丽的,甚至改变其一生的风景线。
一枝腊梅有怎样的魔力能让余秋雨先生单独为他写一篇文章,我想,作者或许作者是在日夜奔波中在这朵腊梅身上找到了一份来自心灵的宁静,是看到了病人们因为这朵腊梅找到了精神支撑,从而有了继续向前走的信心与勇气。
春天来了,腊梅凋谢了,会开出一朵朵更美更多的花朵,但是病人们会用永远记住在那个大雪纷飞的冬天,一朵鲜活而美丽的腊梅曾陪伴他们鼓舞他们走向更美的明天。
……此处隐藏3013个字……,出院前都到腊梅树前看一会儿。有的康复病人说:“今年冬天,我一定再来看一回腊梅。”护士说:“你们不会再回来,我们也不希望健康人来,这腊梅只是给病人看的。”这对话有多好,病人感激和眷恋腊梅;护士却祝愿出院的人不再生病,不回医院。写得太精彩完美了!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形散神不散”,散与不散相统一,结构严密,灵活自由,含意深邃,耐人寻味,百读不厌。
关于《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8千年不泯——读《文化苦旅》
余秋雨先生是我最佩服的作家之一,由此,我便读了他的《文化苦旅》,很佩服他能够行万里路,阅遍文化的勇气和执着。这个月,我再一次认真读了一遍这本书,这已经是我读的第四遍了,不敢说我已经体会到了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的精髓,但我已经深深感受到了文化的苦难。历经千年,千年不泯。
读这本书,我认识了一个人,在众多缤纷的人物故事中脱颖而出,给我留下来最深的印象,他就是钱镠。余秋雨先生说,这是一个应该被记住的名字。而我认为,这是一个应该被感动、被研习的不朽。钱镠这个人的存在,让世界都会为之赞叹。他是一方之主,一地之主,却从来不在意政治上的名号和军事上的意气。他不是抗战名将,华夏英雄,不是学界泰斗,也不是盛世的栋梁,他所在乎的,只是一方的福祉,百姓的平安。这才是一个领袖应该做到的。可以说,在这一点上,他比任何皇帝都伟大。
当我第四次放下这本书时,想起了初读《文化苦旅》时的疑惑:何谓文化?现在想来或许能用余秋雨先生的话来解答:“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经历,造就不同的性格。”而我还想说的是,不同的性格,造就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明,造就不同的文化。文化,或许就是生活,他经历了千年,终于来到了现在。
文化又或许是一种积淀,像这本书中的千年冷眼;文化或许是一种价值,像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文化更或许是一种精神,像苏武牧羊,更像李冰的都江堰;文化或许是永恒的,它在岁月的流逝中磨去了边边角角,在拿年复一年的苦难中变得更加光芒,像风尘中的旅行者,阅尽人间沧桑,却千年不朽。
在书中,我为苏东坡是乌台诗案、流放边疆而感到愤婉;为渤海国漫天的大火感到悲哀;为太平洋小岛上的.潜水夫妇感到自豪与欣慰。文化是痛苦的旅行,文化是瞬时的不朽,它被一次又一次侵略的大火灼烧,被心怀不轨的人毁灭现在,它终于来到了我们的眼前。
这本书,是我看余秋雨的第一本书,或许也是的一本书,在书中我学到了很多,并不只是文化,也不全是历史,无法用语言形容。
你知道,有些东西,历经千年,千年不泯。
关于《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9读《文化苦旅》这本书,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
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作者余秋雨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我想,这个原因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同样适合。
我们去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都总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的一切,主人是谁,修建的目的,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何许人也曾经到过这里等等。这样,就在这一瞬间,把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笼罩在每一位参观者的全身,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使每一位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一定的历史事件,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
譬如说,我们路过汨罗江,总会在百感交集之中挤出一声来源久远的喟叹。既羡慕沉睡江底的闲散,又恨楚国忠臣的轻生;既有感于物换星移的短促,又兴幸楚臣的精神没有随流水而长逝;既叹惜滔滔江水的无情,又因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这众多的感慨,全是因为楚臣遇到汨罗。我们看到汨罗,就想到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爱国精神与浪漫诗篇。
又如,我们去参观长城。长城,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的象征,就是因为它一直肩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走在长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英灵在抗击匈奴时的勇猛,倒下前转过头给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亘古不变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口号的提出,大概也是来自一个简单的愿望: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历代相存。而不懂得这一切,长城,中国的长城,只不过是一条长长的土堆儿而已。
大概,每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需要一些历史事件才能得以丰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古迹,陈年的石头和木块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迹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与人类精神感悟出来。因此,文人也是丰富历史古迹的内涵的要素。没有历史事件与人物,人们对于无论有着任何意义的景观都只会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与技术多高啊!”之类单纯的赞叹,而永远也不会有更层次的感慨。旅游的更高层次,就是要领悟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精神。
关于《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10我从没有去过阳关,对此也了解甚少。读罢《阳关雪》后,便找来几组图浏览一番,不禁生出几分感伤。“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际。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面对如此的景致,谁都要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
西汉时,阳关曾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镇,严加把守。可阳关如今早已不如往日,仅仅是在一座红色的堆满沙石的山峰上,残留有被称为“阳关耳目”的烽墩。遗址周围竟也看不到断垣残壁,只有在沙丘之间暴露出的地面,到处可见碎瓦残片,让人回忆起盛事时亘古遥远的驼铃。
“渭城朝雨徘岢,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在友人临别时所作的这首《渭城曲》,用余秋雨的话说,是“缠绵淡雅”的。丝毫感觉不到阳关如今的凄冷之景,只是离别时应有的微微的忧伤。因而王维是懂得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的,阳关亦是如此,再坚固的过去也终有随着时光消逝的一天。比起《渭城曲》依此而来的《阳关三叠》,那较清冷的调子,或许更适合阳关如今的景象。
诚然,阳关的确再也难于享用温醇的诗句。“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曾经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
阳关不复了它过去的金色的绚烂,只剩下凄凄的一片荒原,它给伫立在它面前的人们带来深深的感慨和轻轻的遗憾。想起楼兰古城的悲哀,曾经繁华的美在不经意间却毁于一旦,也许正应了一位蒙古作家的那句话:繁华不过是一掬细沙。昔日的景象已不能再见,只由人们去想象,勾勒心中的图画。历史是深邃而苍凉的,面对窗外阳光映照的花园中嬉笑的人们,我想,现在珍贵的事物,千百年后,也会随岁月的轮回而被渐渐淡忘吧。
文档为doc格式